公告欄

:::

公告 : 「ILO 強迫勞動指標」宣導

2025-03-02 00:00

ILO 強迫勞動指標

指標介紹
本手冊旨在介紹 ILO (國際勞工組織) 的強迫勞動指標。相關指標係為幫助「前線」刑事執法人員、勞動檢查員、工會幹部、NGO 工作人員及其他人員等,有效辨認可能處於強迫勞動狀態,以及需要緊急協助之勞動者。指標反映之最常見跡象或「線索」,意味著強迫勞動案件可能存在。

指標係由 ILO 打擊強迫勞動特別行動方案 (Special Action Programme to Combat Forced Labour;SAP-FL) 之理論及實務經驗彙整而來。所謂強迫勞動之定義,係根據 1930 年 ILO 強迫勞動公約 (第 29 號) 之規定,內容如下:「以任何懲罰之威脅迫使而致,且非本人自願提供的工作或服務。」

本手冊提出十一項指標,並就各指標提出實例,並以簡要的解釋說明該指標的實務意義。相關指標將幫助您瞭解強迫勞動如何發生,及如何影響其受害者。


指標如下
• 濫用弱勢處境
• 欺騙
• 行動限制
• 孤立
• 人身暴力及性暴力
• 恐嚇及威脅
• 扣留身分文件
• 扣發薪資
• 抵債勞務
• 苛刻的工作及生活條件
• 超時加班

在特定情形下,單一指標之出現,在某些案例中即意味存在強迫勞動。然而,其他情形下,您可能需要同時辨識出多項指標,綜合評估,從而指出強迫勞動之情形。總而言之,這十一項指標涵蓋了強迫勞動情形之主要可能要素,故可作為評估依據,研判個別勞工是否淪為強迫勞動罪行的受害者。ILO 用以辨識、調查強迫勞動案件的電子學習工具,提供了實務上如何運用指標的進一步說明與指導。

更多資訊請參>>>(另開視窗)

禁止強迫勞動參考手冊

回上一頁